close

「生活大抵是由某些不願意,以及服從那些不願意所構成。」或許從小至大慣於在壓力看管中生存。於是,重回縫隙中偷窺自由對適應能力良好的自己來說,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便熟於現有的生活型態。這三個月多的生活已成了家庭主姊,不為什麼只因為尚無一份完整的工作,所謂的「個人」空間與自由被禁錮。儘管出外透氣,某種契約總是輕繫心頭,其不耐的臉孔與情緒,放大再放大,而後緊捆於我,制約於我。原生家庭的牽絆雖有著巨憾的溫暖,卻也伴隨著過稠的黏膩,絲絲相扣,無法逃脫……。


一個機會將擔任幾堂課的老師,到偏遠地區幫弱勢家庭的孩子上課後作文班。

今天第一次見到孩子們,轉進教室,孩子們齊一望向我,忽顯得怯色了些。第一堂課,站在後方先觀習,台上是同行的另一位老師,曾擔任報社與出版社資深編輯,在台上得控得宜的教學方式,除了經驗老道外,不免暗想著,果然是里昂人,氣勢十足啊。課堂間看著孩子們,年紀過十不久,一面又掉入回憶,一面瞧著他們台下抽屜前書桌上同學耳際間的每一個動作對話,單純、直率而沒有掩飾,又不小心心暖但也泛起感慨…也發覺了即便是偏遠地區的孩子們,看得出來,父母仍給他們最好的資源。在最後的作文時間,上台擔任活字典,幫忙孩子省略查字典的時間(因課後時間太短了,得趕校車,不過他們一聽不用查字典樂得很)他們睜著眼睛喊我:「老師,不倒翁的倒怎麼寫?」「老師,遊戲的戲怎麼寫」「無憂無慮的憂與慮呢?」不斷冒起的細細疑問小手,等著他們牽起的未來還很長,盼他們永不忘純真。

然對於真正地擔任教師一職,其意義與責任之重大,恐無法於短期間,能夠明朗看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河 的頭像

    三一三

    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